纯真之人,纯真之书
——读《论语》有感
高一(4)班 李书瑶
“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”读书总是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,使人的心中开满繁花,洒满希望的种子。每次翻开《论语》的篇章,我都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,与一位平和、谦恭、智慧的老人在对话。
作为一名处于社会里的人,孔子是明礼的典范;他只要看见穿丧服的人,穿戴着礼帽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的人时,一定会站起来;他陪君子说话时,不会没轮到他说话就插话,不会不看人的脸色而贸然说话;他说:“君子是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”凡此种种,有人会说这是旧思想、旧论调,会束缚人的,现代社会追求的是平等,是自由。我却认为这些说法实在是为放纵自己找托词。反观当今,社会经济的发展让许多人迷失了自我。人们对自由肆意的吹捧,让许多人已经失去了“社会人”的概念,失去了应有的“敬畏”意识。该讲的道理不讲,该遵守的规则不遵守,该崇尚的品质不崇尚,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潮流中变得越来越自私、任性,变得没有原则与底线。然而,我们的自由绝不应该是无限放大“自我”,而应该像孔子老先生一样,记得时刻缩小“自我”,做到心中有“礼”,举止有“礼”,将自己放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,无论有没有规则,都应该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,无论有没有人监督都举止若常。这才是“真我”,这才是一个真正的“社会人”。我想,无论是两千多年前,还是现在,我们的社会都需要这样的文明人,也只有这样的文明人,才能够在两千年后还依然受到人们的瞻仰和敬佩。
作为一位名师,孔子是谦逊的楷模:他同别人一道唱歌,如果唱得好,一定请那人再唱一遍,然后自己又去和他一起唱;他说讲到圣和仁,我怎么敢当?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;他还说“奢则不逊,俭则固。与其不逊也,宁固”,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。这些句子绝不是出自一个高高在上的师者,而出自一个温文尔雅的老人之口,没有训诫,没有满口的大道理,每句话说出来都是那么自谦,让人很容易亲近。难怪孔子“三千徒众立,七十二贤人”,谁不愿意拥有一个这样能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老师呢?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我想,只要自己俯下身子,认真、耐心、虚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,让他们敢说,让他们愿意说,让他们喜欢说,那么自己也会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。
“纯真是需要一点固执的,否则难以为继。”孔子是一位纯朴真诚的人,《论语》是本纯真的书。
(指导教师:朱忠芳)